《微型企業篇》03--01B--
News

創業前期01B:檢視「商業模型」

本文原撰於:2018/08/14

《微型企業篇》,原分類名稱:【微企學園】

歸屬單元(文章明細)經營管理的世界《微型企業篇

上一篇:《微型企業篇》03--01A--創業前期01A:淺談「商業模型」

下一篇:《微型企業篇》03--02--創業前期02:關注「營收系統」

 

【楔子】

在論及「檢視商業模型」之前~

 筆者先談談:「利基(Niche)」!

 這是白話文版的「利基」~筆者在曾經上過「Money and You」課程中學到的!

 

白話文版的「利基」,有三種特性:

1.我有,別人沒有!

2.別人做得沒有我好!

3.別人不願意做的事!

 

很簡單的用詞吧!

 

 

【前言】

前一章,【商業模型--物】~說明了「物」(或該稱為「產品」),會是商業交易的主軸!

 但,商業交易~還是需要「關係人」來主導,即供給方、需求方。

本章,將仍以「物」出發~檢視「供給方」、「需求方」的狀態!

 

 

【利基演繹/供給檢視】

筆者從學習到「利基」這個白話文特性至今,已有十餘年了!

 也因為興趣,也會觀察成功企業成果與這三項特性的關係;

在此,筆者覺得以這三項特性去檢視「供給方」所產生的「物」特性,是不錯的方式!

 

「利基」特性演繹如下:

1.我有,別人沒有!

 ※這特性,常會演變為「獨占企業」或「寡占企業」

  註1:因為反市場壟斷的相關法規~擁有者常會須要釋出關鍵專利,而放棄獨占地位!

  註2:經濟學中提及的「自然獨占」(例:水、電)也有這特性~但,非筆者表述的對象!

 ○只有「我」有~屬於「藍海市場」,常會是關鍵的「專利技術」、特殊的「營業秘密」!

 ○若再遇上沒有「替代品/替代財」~這種利基,常常就是最強悍的特性!

 例:蘋果手機(沒釋出iOS)、安卓系統(授權釋出~權利金收不少)

 

2.別人做得沒有我好!

 ※這特性,常會演變為行業的龍頭企業、領頭羊!

 ○「我」做得比較好~表示屬於「紅海市場」,但有其優勢(技術、管理、)而能領先!

 ○這種利基~多數是混合因素,而形成的競爭優勢!

  ◎此類企業也還是需要持續創新、進步,才能維持優勢!

 例:台積電(持續的製程突破)、鴻海(龐大的代工產能)

 

3.別人不願意做的事!

 ※這特性,可以在「紅海市場」中有一席之地,或偏安一方!

 ○別人不願意做~多數為「小眾市場」、「特殊市場」,而有其限制因素!

 ○在這種利基中~有些「限制因素」,也等於「保護因素」!

 例:在登山步道頂上賣涼水(不便!)、幫忙做手機的個性化裝飾(無法大量生產!)

 

當您開辦的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商品、服務),若能符合上述利基~

 在供給端產品上,應該就是合格了!

 

 

【需求檢視】

※許多創業者有很好的構想~但不一定能從「需求方」立場去思考!

 

筆者認為:創業者所提供的新產品(商品、服務),有適當利基後仍須檢視需求方的思維~才能有效有效促成市場交易!

 

需求方的思維,依筆者個人想法整理如下:

1.需要vs想要

 陽光、空氣、水、食物,是生存的必要條件;

 其他的東西,都可以算是「想要」~若能力無法負荷,就可以放棄!

 ※「需要」產品,單件利潤或許較低,總量卻很大!

 ※「想要」產品,毛利會比較高!

2.單選vs多選

 同樣是食物~米飯、麵食,互為「替代財」;

 大餐、美食雖好~若能力無法負荷,也只能吃泡麵了!

 ※「單選」產品,單件/總量利潤都可以比較高!

 ※「多選」產品,營收/成本的控制能力需要比較高的技巧!

3.解決問題vs創造需求

 多數的產品~是從「解決問題」角度出發,容易理解;

 創新產品~則多數由「創造需求」角度出發,然大多需要時間刞醞釀潮流趨勢!

4.價格vs負荷

 訂價~在行銷理論中,一直是一項「藝術」!

 價格的制定~無形中,就成為一道負荷的門檻,刷掉了無法負荷的人群!

 ※市場偏向於二極化~「極高價」、「極低價」,都有市場!

 ※「中間價」的產品,較不容易生存;但「性價比」是另一個生存之道!

5.常識vs知識

 具普遍性的產品~容易被人們認知;

 而具專業性的產品~則需要供給方的教導;會拖長交易所需要的時間!

 ※「普遍性」的產品~大多已是紅海市場!

 

 

【檢視方式】

產品(商品、服務)被創造出來後~要有一個「被需要」的理由!

 這樣的過程,形成了一個想像中(計畫中)的商業模型。

 

而當產品投入市場後,就會直接接受市場的考驗(實戰檢視)

1.實戰檢視,最先出現的是:營收 (=數量×價格)

 初期的價格,是創業者制定的;

 所以,實戰的檢視是:「數量」!

 數量是否符合期望~就是首先要檢視、檢討的項目!

2.實戰檢視,第二項出現的是:利潤 (=營收-成本)

 賺不賺錢?

 是否仍符合原先計畫的進度?

 

3.初期實戰的檢視,不一定會出現「成本」項目!

 有賺錢~可以/可能會被忽略!

 沒賺錢/賺不夠多時~成本,才會是被列入檢討的行列中!

 ※然而~成本,也是重要項目呀!!

 

 

【結語】

「供給方-產品/金錢-需求方」!

好的「商業模型」能讓企業很快渡過創業前期的困窘,步入穩定經營的境界!

 

若真的不順利~記得:檢視商業模型,尋求改善之道!

若經營穩定而有閒暇~也可以:檢視商業模型,尋求更佳的經營之道!

 

開公司就該賺錢,而且要賺多錢!

為了達到目標~就要繼續努力、努力、再努力!

 當老闆~是很辛苦的!


我已閱讀合約內容並同意將個人資料提供予本網站之聲明範圍內使用